(本文上接「袁鷹:我在《人民日報》的日子(二) 」)
問: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人民日報》的政治領導層多變,新聞業務層卻長期保持基本穩定。這是爲什麼?或者說,是什麼讓這批幹業務的報人,在風暴漩渦中生存下來?
袁鷹:作爲個人來講,其實也是在這麼多年風風雨雨當中,自己的思想慢慢有一些變化,像有的同志講到「文革」以後腦子纔回到自己的頭上來,有自己的思想,能夠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前我們被教育成什麼呢?就是做黨的馴服工具,叫你怎麼樣就怎麼樣,叫你不說什麼你就不說什麼。在這個範圍之內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發揮你的能量,有的事情做得越好,越發揮,結果反而更壞。比如說虛假的東西,你要簡單地講這個地方怎麼樣,也許沒有問題。你如果把它深化,明明不真實的東西,寫得天花亂墜,看起來挺生動,報上登出來實際上反而更壞,還不如不登。
您已閱讀8%(351字),剩餘92%(42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