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

Lex專欄:推動日本股市的真正因素

Lex專欄:日本股市的真正推動因素不是匯率波動及其利潤效應,而是風險偏好。如今,投資者押注於日本將推行更爲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此股市交易量成長。

死心吧,所有那些參與貨幣戰爭辯論的人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先表示,不存在任何戰爭,20國集團(G20)也剛剛就避免一場貨幣戰爭達成一致。早在這場戰爭被人們賦予名字之前,日本的投資者已經久戰沙場了,只要日元繼續貶值,他們就不會在意。看看美元兌日元匯率以及日本基準股指東證指數(Topix index)的漲幅吧,似乎它們意識到了什麼。但股市或許並不是緊跟日元匯率,因爲兩者都正受到另一因素的推動——風險偏好。

當然,日元走強對日本出口商不利。普遍看法是日元貶值將提升利潤和股價。自去年11月14日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宣佈舉行大選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已下跌14%,Topix上揚30%。作爲日本最大出口商中的一員,汽車製造商成爲日元貶值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野村證券(Nomura)估計,1美元兌換日元的數量每增加1日元,豐田(Toyota)的營業收入就會成長約380億日元(合4.07億美元),相當於該公司全年目標的3%。再加上自去年11月以來,日元兌韓元匯率已累計下滑15%,這意味著日本最大的競爭對手受到阻擊,所以日本出口商的日子十分愜意。

但這沒有讓股市成爲日元貶值的最大受益者,實際上最大贏家是銀行和其他金融集團。里昂證券(CLSA)的研究顯示,日元兌美元或韓元匯率每下跌5%,Topix銀行指數通常分別上漲25%和12%。運輸類股和大型電子產品出口商的股價漲幅爲這些數字的一半。這表明,股市真正的推動因素不是匯率波動及其利潤效應,而是風險偏好。過去,推動日元匯率觸及令人痛苦的頂峯的,是投資者逃向安全資產的舉動。如今,投資者押注於日本將推行更爲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此股市交易量成長。

您已閱讀88%(704字),剩餘1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