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攜帶安倍晉三致習近平的親筆信訪華,這被解讀爲是日本對華釋放「友好」信號。更早些時候,原首相鳩山由紀夫也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題寫「友愛和平」,特意將名字中的「由」字寫成「友」,這讓人在中日劍拔弩張之際看到些許「和平」的微火。
然而,在大形勢面前,這些努力顯得微不足道,而且異常地「非主流」。鳩山由紀夫承認釣魚臺存在主權爭議的立場與日本政府的立場不符,這讓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大爲不滿,甚至以「國賊」形容,而首相安倍晉三則反覆重申「在領土問題上中日沒有談判餘地」,日本政府將毫不妥協地固守「不存在領土爭議」的立場。與此同時,中國《解放軍報》頭條發出「準備打仗」的指示,日本防衛省也話中有話地暗指或「警告射擊」的發言,都讓中日上空的硝煙味愈發濃厚。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2月5日在記者會上透露,中國軍艦曾於1月19日、1月30日在釣魚臺附近海域,用火控雷達對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進行瞄準射擊。然而,中方對此一口咬定系日本方面故意炒作、以製造緊張局勢。中日間的你來我往、真真假假都預示著中日間的緊張局勢並未緩和。
毫無疑問,中日兩國正經歷著40年來未有之困局,兩個曾因戰爭而幾近毀滅的國家似乎忘卻了慘痛的教訓,戰後曾被掃進垃圾堆裏的「國家主義」思潮重新迴流,甚囂塵上的民族主義被一步步工具化利用,成爲百試不爽的創可貼。中日兩大國的持續對立,讓整個東亞、甚至整個世界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將東亞列爲2013年最有可能爆發戰爭衝突的地區,其中釣魚臺爭端引發戰火的可能性最大,並煞有介事地警告「中日間圍繞著歷史和領土衝突已發展到空前高度,在釣魚臺問題上,中日雙方都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雙方爭執走向失控的可能性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