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蒙蒂

蒙蒂不是義大利的合適領導人

FT歐洲事務評論員明肖:蒙蒂承諾改革,結果只是增稅。他試圖推行適度的結構性改革,但這些改革力度被減弱,在宏觀經濟意義上無足輕重。

義大利的金融危機已經消退,但經濟危機正在惡化。幾乎每天都會聽到有關信貸緊縮加劇以及就業人數、消費、產出和企業信心下降的新聞。又一個歐洲國家的政府誤判了緊縮的可預見影響。10年來幾乎沒有成長的義大利經濟,深陷一場漫長而深度的衰退。

與歐元區南部邊緣的其他國家一樣,意大利麪臨著三個選擇。一,留在歐元區,獨自承擔全盤調整的負擔。這裏說的全盤調整,既有單位勞動力成本和通膨等方面的經濟調整,也有財政調整。二,留在歐元區,條件是債權國和債務國共同進行調整。三,離開歐元區。歷屆義大利政府還嘗試了第四種選擇——留在歐元區,關注短期的財政調整,然後等待。

我們可以通過經濟史得知這種措施的結果——第四種選擇最終將讓我們回到第一、第二或第三種選擇。我最青睞的是第二種:將對稱調整列爲留在歐元區的條件。但義大利總理馬力歐•蒙蒂(Mario Monti)沒有勇敢地面對安吉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他沒有告訴德國總理,義大利留在歐元區不得不取決於幾件事:成立像樣的銀行業聯盟,使其具備完整的清算和存款保險功能;發行歐元區債券;以及德國政府實行更爲擴張主義的經濟政策。上週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西班牙首相馬利亞諾•拉霍伊(Mariano Rajoy)也呼籲進行對稱調整——同樣太晚了,因爲德國已經開始規劃2014年的緊縮預算。考慮到所有已經作出的政治決策,對稱調整的餘地正在慢慢縮小。

您已閱讀36%(592字),剩餘64%(10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