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週末

分析:南周事件的啓示

南周事件在中國引發了對自由與中國政治前途的大討論,要求新聞自由或許是奢望,但有人認爲,公衆日益高漲的呼聲將敦促領導人推進改革。

當葉貝貝上週一醒來,在網上讀到抗議審查的訊息時,他匆忙拿起早餐,跳上一輛計程車。他趕到《南方週末》(Southern Weekend)辦公樓時,嘴脣上還沾著藍莓果醬。《南方週末》是中國南方城市廣州的一家地方報紙。

30歲的葉貝貝在一家同性戀權利團體工作,他回憶道:「一到那兒,我就覺得我必須說些什麼。」他爬上花壇邊的矮牆,開始讚揚《南方週末》的獨立報導精神。他對在場的約100人講述對政治改革的期待,稱頌新聞自由的重要性。

「我從未參加過選舉,從未見過選票,所以我不知道自己能在這個國家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他說,「中國問題很多——收入不均、環境汙染、民族矛盾——如果我們不能大聲地表達,這些問題如何能得到關注、處理?」

您已閱讀12%(307字),剩餘88%(22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