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改革的歷程中,溫州一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一種象徵。它代表了民營經濟的拼命奮鬥精神,代表了溫州商人的自強不息。不過,當經濟發展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時,溫州開始步履蹣跚地走進歷史。
自溫州民間借貸危機至今,已有一年餘。即使從溫州被設立爲金融綜合改革試點算起,也走過了9個多月的時間。回顧期間溫州地區的發展與改革,到目前爲止,金改的效果成疑,即使2012年11月姍姍遲來的金改細則,也廣受詬病,被批缺乏亮點與特色。
溫州金改的進展遲緩,並未超出我們的意料。改革之初,安邦的智庫學者便曾作出分析,溫州需要的是一場實質上的利率市場化改革,而不僅僅是民間金融的正規化。但觀從那時至今各級政府爲溫州設計的改革框架,都有意無意迴避了這一核心命題。不過也難怪,利率市場化這種典型的需要頂層設計、全國上下通盤考慮的金融改革,很難從地方發起,而這同時也預示著,溫州的金改註定折騰不出太多花樣來。
您已閱讀24%(390字),剩餘76%(12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