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危機爆發,政府之手就會很給力,而且市場也非常歡迎政府這隻「託舉之手」。此次危機也不例外,2008年至今,遍觀全球各政府,無不是高壘債臺,同時各國央行更是以「量化寬鬆」之道,爲政府之手披荊斬棘。由此就形成了反危機下的一幅圖景:即通過政府支出,來營造商業環境;通過以貨幣當局印鈔,來修復信用環境。政府通過逆週期的宏觀調控,來防止經濟被危機拖入大衰退的泥潭。
此次危機中,以美、歐、中、日四個經濟體(G4)爲例,截至2011年底,四個經濟體的國債餘額較2007年底的數據分別成長了69%、37%、47%和14%;同期四個經濟體央行的資產規模也分別成長了220%、84%、96%和90%。
而就G4的整體情況,截止2011年底,四個經濟體的央行資產規模合計高達13兆美元,是2007年底6兆規模的2倍之多,佔GDP的比重則由2007年的18%升至31%;相應四個經濟體的國債餘額合計爲26兆,是2007年的17兆的1.5倍之多,佔GDP的比重則由2007年的50%升至2011年的63%。僅從上述兩組數據,就可見此次危機中,各國政府的干預力度。
您已閱讀14%(472字),剩餘86%(29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