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我與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簡稱CFR)受人尊敬的會長理察•哈斯(Richard Haass)聊天,我無意中問到該如何成爲委員會中的一名成員。畢竟我大量時間都在環遊世界,也喜歡參與CFR的智囊團精心籌辦的國際討論。
然而,哈斯委婉而又確切地給出了否定的答覆。他說:「你不能加入,因爲你不是美國人。」儘管CFR以推動國際對話爲榮,也特別歡迎記者,但由於CFR是90年前成立的,其規則一直都是「只有美國公民(土生土長或已入美國籍的)或者已經申請加入國籍的永久居民,才能獲得成員資格或者有期限的成員資格。」而像我這樣只有工作簽證在紐約生活的英國人,是沒有資格加入的。要參加CFR的討論,我必須獲得一個「合適的」美國公民的邀請。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文化問題,特別是在英國剛剛任命加拿大人馬克•卡尼(Mark Carney)爲央行行長的背景下。既然是這樣,對於被(禮貌地)拒絕成爲CFR「神聖的」一員,我也沒有什麼異議。CFR的朋友會邀請我參加一些活動。任何組織都有權制定自己的規則。
您已閱讀24%(470字),剩餘76%(14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