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資本管制立場的180度大轉彎,稱得上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思想轉變。上世紀90年,IMF差點把推動資本賬戶放開納入其規章。經過三年的全面評估之後,IMF本週一終於從制度層面上承認,直接資本管制可在緩和不穩定的國際資本流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過去二十年的金融歷史表明,IMF對其政策做出反思是正確的。資本賬戶倉促放開是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的起因之一。與此同時,一系列管制措施幫助中國避免了金融崩潰,幫助其實現了令人矚目的成長。IMF最近的研究表明,2007年金融危機期間,那些實施資本管制的國家受衝擊程度最輕。
實際上,資本賬戶放開的最大受益者,是那些金融和機構發展水準較高的經濟體。如果市場容量不大,熱錢流入可能會催生資產泡沫。如果監管缺位,可能會誘使外國機構採取過度冒險的行爲。當外國投資者撤出他們的投資時,資本流動的突然反轉可能會引發一場危機。
您已閱讀52%(387字),剩餘48%(3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