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央行

Welcome to Britain, Mr Carney – it needs you
卡尼面臨的挑戰


FT專欄作家沃爾夫:任命加拿大人卡尼擔任英國央行行長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不過,卡尼上任後將面臨三大挑戰。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引LinkedIn國央行和英國經濟駛向一個更佳的目的地。

The appointment of Mark Carney as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is a historic event. It is extraordinary – and admirable – that a country should choose to give its most important official position to a foreigner such as Mr Carney, even if Canadians are not very foreign and the governor-designate, with his English wife and connections, less so than most of his compatriots. Yet it is also both a surprise and a gamble. It is a surprise because Mr Carney, a widely respected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Canada, did not – so far as I know – apply for the job. It is a gamble because a foreign national will be assuming a job that is inescapably political and, in the current difficul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UK, even more political than usual.

任命馬克•卡尼(Mark Carney)爲英國央行(BoE)行長,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即便加拿大人也是大英女王的子民,而且這位新任行長娶了位英國太太,在英國有很多親朋好友,比大部分加拿大人與英國更親近,但一個國家選擇這樣一位外國人擔任其最重要的官方職位,仍是非同尋常和令人欽佩的。不過,這個任命依然令人意外,也是一場賭博。它之所以令人意外,是因爲(據我所知)這位廣受尊敬的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行長沒有主動申請成爲英國央行行長。它之所以是一場賭博,是因爲一名外國公民將出任一個不可避免地帶有政治性的職位,而且考慮到英國當前艱難的經濟和金融形勢,該職位的政治性更甚往常。

您已閱讀15%(1054字),剩餘85%(60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