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央行

卡尼面臨的挑戰

FT專欄作家沃爾夫:任命加拿大人卡尼擔任英國央行行長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不過,卡尼上任後將面臨三大挑戰。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引LinkedIn國央行和英國經濟駛向一個更佳的目的地。

任命馬克•卡尼(Mark Carney)爲英國央行(BoE)行長,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即便加拿大人也是大英女王的子民,而且這位新任行長娶了位英國太太,在英國有很多親朋好友,比大部分加拿大人與英國更親近,但一個國家選擇這樣一位外國人擔任其最重要的官方職位,仍是非同尋常和令人欽佩的。不過,這個任命依然令人意外,也是一場賭博。它之所以令人意外,是因爲(據我所知)這位廣受尊敬的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行長沒有主動申請成爲英國央行行長。它之所以是一場賭博,是因爲一名外國公民將出任一個不可避免地帶有政治性的職位,而且考慮到英國當前艱難的經濟和金融形勢,該職位的政治性更甚往常。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值得讚揚之處不僅在於他選擇了一名傑出的人才,而且還在於他說服卡尼接受了該職位。毫無疑問,卡尼非常優秀,而且擁有在經濟、財政和央行部門任職的豐富經驗。他聰明,而且足夠強勢。有一件著名的事情就是,他曾與令人生畏的摩根大通(JPMorgan)老闆傑米•戴蒙(Jamie Dimon)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並堅持了自己的立場、沒有退讓。

卡尼先後在哈佛大學(Harvard)和牛津大學(Oxford)取得了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他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了13年。卡尼自2008年起一直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2011年,另一位前高盛高階主管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卸任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主席、出任歐洲央行(ECB)行長之後,卡尼接任FSB主席。卡尼之所以聲望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在他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期間,加拿大經濟表現相對強勁。這種令人歡喜的表現在多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卡尼,這不好說,這種事一般都說不清楚。

您已閱讀39%(737字),剩餘61%(11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