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Lex專欄:昏睡的法國

如果法國人能夠直面現實,他們應當抓住這次被踢出「AAA俱樂部」的機會,好好理清思路。法國並非註定要作歐元區的「千年老二」,他們需要做是削減勞動力成本。

「拿起武器,公民們!祖國正面臨危險!」法國正在失去AAA評級。如果法國人能夠直面現實,他們應當抓住這次被踢出「AAA俱樂部」的機會,好好理清思路。

穆迪(Moody's)於週一晚下調了對法國的AAA評級,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也曾於今年1月做出類似調整。下調的主要原因在於,法國「正逐漸而持續地喪失經濟競爭力,勞動力、商品及服務市場長期僵化」。這種評價的確尖銳,但法國人顯然不是頭一次聽到。

法國的對照物是德國,但大多數對比指標都指向他們不希望看到的方向。法國人對他們的工業引以爲豪(合情合理),但花旗(Citi)的研究顯示,在法國,工業總增加值佔比在歐元發行後下滑了逾5個百分點,至12.5%,而在德國卻上升了1個百分點。法國企業的員工成本相當於利潤的三分之二,德國企業的這一比例則爲60%。然而,這種現實並未體現在股市回報中——德國和法國的股票5年來的表現大致相同。

您已閱讀47%(395字),剩餘53%(4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