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

Lex專欄:巴克萊「新穎」債券

在介於債券和股權之間的灰色地帶,一直產生出很多奇怪的混合體。巴克萊銀行最近發行了首隻可在銀行持續經營期間遭註銷的債券,預期其它銀行也會效仿。

規則人人都懂。股東是冒險者,他們承擔血本無歸的風險,寄望於股價能大漲。謹慎的債券持有人則相反,他們能得到固定收益——以及本金的如數償還。但風險較低意味著回報較小。那麼,那些押注要麼大回報、要麼輸光本金的債券持有人,該放在哪一類呢?

巴克萊銀行(Barclays)最近發行了首隻可在銀行持續經營期間遭註銷的債券。預期其它銀行也會效仿。一些債券持有者接受了他們可能會先於股東失去全部投資的風險。在介於債券和股權之間的灰色地帶,一直產生出很多奇怪的混合體。

駿懋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瑞信(Credit Suisse)和瑞銀(UBS)都發行過COCO,即「或有可轉換債券」,儘管結構有所相同。這意味著很難在他們之間進行比較。但其共同點是:井噴式的投資需求。對沖基金Algebris報告,其COCO債券投資基金今年增值45%。有些COCO在事先約定的觸發條件下可轉換爲股票。債券持有人更換或稀釋股權是一種被接受的做法。但全盤顛覆資本結構,像巴克萊這樣不承諾償還本金,則是另一回事。

您已閱讀60%(451字),剩餘40%(3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