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十八大

中國需要更大膽的改革

FT專欄作家戴維•皮林:中國上一屆領導人可能爲更大膽的政策奠定了基礎。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必須擴大民營部門的生存空間,增強法治,促進公平,加強環保,遏制深入變革的攔路虎——中國的利益集團。

在北京,所有人最喜歡的聚會遊戲就是猜測習近平將是什麼樣的主席。鑑於胡錦濤已經在任10年,但外界仍然難以確切描述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主席,所以對習近平的猜測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中國的領導人從毛澤東的鮮明個性,發展到胡錦濤恰當表現出來的無明顯個性色彩,在此過程中,中共成功地抹去了其領導人的個人魅力。毛澤東能夠推動這個國家奉行一項又一項不理智的政策,現在則不同了,中國有了由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組成的九常委。毛澤東把土地收歸集體。他的繼任者則把決策權交給集體。

一名外交官稱,中國領導人是在「鯊魚池中的鯊魚池」中競爭。最終能夠浮出血腥水面的人異常強大。最首要的,他們知道如何避免樹敵。中共有8300萬名黨員,習近平攀上中共頂層憑藉的是不越位。

您已閱讀23%(317字),剩餘77%(10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