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十八大

中國新領導人應起草新的社會契約

FT專欄作家皮林:習近平在國內國際都將面臨極其複雜的挑戰。有人說,中國培養領導人的做法堪稱「全球最優秀的管理學院」。爲了中國起見,人們一定希望習近平是這個學院裏最優秀的學生。

預期不久將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曾在今年9月從公衆視線中消失。或許他在臨陣退縮——但這不是一個對習近平失蹤13天的非常可信的解釋。更有可能的是他患病,或就最高權力機構政治局常委會的剩餘席位在幕後展開爭鬥。但他也是人,停下來,思考一下他面前任務的艱鉅性,是很正常的。

從國內來說(且不提在國際上中日關係緊張到了極點),習近平面臨著極其複雜的政策挑戰。他可能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及他在中國集體領導體制內的迴旋空間有多大,將是下週專欄的主題。在本文中,讓我們僅僅考察一下他將接手什麼樣的中國吧。

從經濟上來說,最近幾個月,人們的情緒明顯黯淡。經濟成長已連續7個季度放緩,中國預期年增速爲7.5%,這將是1999年以來的最慢速度。這是官方數據。一些在第一線與企業談話或者考察國內生產毛額(GDP)間接指標的觀察人士估計,中國經濟的實際表現更糟糕。

您已閱讀22%(369字),剩餘78%(12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