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颶風「桑迪」(Sandy)留下的殘跡,最令我感到心酸的照片是其中有家費爾韋(Fairway)超市的那張。這家超市位於布魯克林區(Brooklyn)的Red Hook社區,我過去常在週末去買東西。超市背面有一家咖啡館,位置就在兩條廢棄的電車軌道旁,在咖啡館裏可以欣賞到紐約港與自由女神像的幽遠景色。
Red Hook社區作爲紐約歷史的縮影,既見證了紐約的復興,也見證了紐約所面臨的新挑戰。Red Hook的碼頭曾出現在電影《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中,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集裝箱運輸的衝擊下,它們逐漸被廢棄,港口遷往新澤西,這裏則與整個紐約一起經歷了多年的萎靡不振。如今,這裏的範•布倫特街(Van Brunt Street)兩邊排滿了商鋪和飯館——費爾韋超市和一些昂貴的公寓就位於這條街邊被洪水沖毀的樓房內。
紐約人面對颶風表現出堅韌的精神:紐約市長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發表講話,並由他的手語翻譯用手語打出;人們將嬰兒用擺渡送出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醫院;當地人堅強面對下東城大停電;人們發誓要排空地鐵的積水。這種勇敢精神很容易令人低估更長期的災難。颶風不會一直肆虐紐約。這一切應該不會再發生。
您已閱讀22%(541字),剩餘78%(19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