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FT社評:紐約必須重建基礎設施

面對極端天氣日趨頻繁,紐約可能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依靠年久失修的基礎設施應對災難行不通,這種情形不能再繼續。

上週桑迪(Sandy)颶風登陸紐約及其周邊地區,讓人們再次見識到自然界的威力。颶風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颳倒民房和商用建築,淹沒了整個海濱地區,包括美國金融之都紐約市的部分地區。目前已有70多人遇難。

正如人們預料的那樣,有著開拓進取精神的美國在應對方面可圈可點。不僅緊急服務表現出色,清理工作也進展神速。紐約地鐵被數英尺深的積水淹沒後,僅幾天時間,大部分地鐵已恢復運營。但即便危機迅速解除,一個更令人不安的真相仍呼之欲出:紐約及其美國東海岸大部分地區在大自然面前被動挨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紐約人對上一次洪災記憶猶新。洪災已經成爲紐約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這些極端天氣事件(極端天氣是本次洪災的罪魁禍首)是不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有一點沒有人可以質疑:由於氣候的變化,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了。

您已閱讀41%(344字),剩餘59%(5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