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商

Lex專欄:銅價反彈

銅價走勢並不僅僅受到中國需求和貨幣政策的影響。智利罷工和老礦淘汰大幅削減了供給和庫存量,是在需求依然低迷之際,最近銅價反彈的主要原因。

中國對於坐擁豐富資源的非洲礦企的癡迷沒有止境。如果那種金屬是紅色的,那就更好了: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銅消費國。上週,非洲銅礦商Discovery Metals拒絕了中國私人股本集團鴻商產業控股(Cathay Fortune)發出的金額高達8.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Discovery Metals是一家在澳洲上市的礦企,主要資產是一處位於波札那(Botswana)的銅礦,它明智地爲更高的出價留下了機會。該公司一定是想起了出手闊綽的五礦資源(Minmetals Resources),後者於今年2月爲收購在剛果(Congo)擁有礦產的多倫多上市銅礦企業Anvil支付了13億加元。

銅價已從年中的疲態,回升至約每噸8100美元水準。在需求依然不振之際,銅價出現反彈,原因在於第三季度銅的現貨庫存量已經降至歷史低點(來自諮詢公司IntierraRMG的數據顯示,銅的現貨庫存僅夠維持2.6周的消費需求)。但銅價走勢,並不僅僅是一場關於中國銅需求或者貨幣寬鬆計劃的賭博。

銅的供給也是一個影響因素,而銅產量受到天氣、地震、許可證以及老礦產出品級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英美資源(Anglo American)和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之間的糾紛並未影響銅的供給,但智利的大罷工則抑制了銅生產。力拓指出,全球前十大礦產企業去年的銅產量較2010年減少了60萬噸。該公司預計,銅礦關停將導致未來五年的銅產量下降180萬噸,而老礦產出品級下降將在此基礎上導致銅產量進一步下降160萬噸。換句話說,要想使銅供給持平,銅產量需要新增340萬噸,相當於今年產出規模的五分之一。

您已閱讀67%(680字),剩餘33%(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