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初來中國大陸不久,我的學生就給我一場震撼教育。我興致勃勃地講。2000年應是中國人倍感驕傲的年份,除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諾貝兒文學獎也頒給了中國人。學生一臉茫然,我講出來「高行健」後,總算有位同學說:「這是法國人」。
正如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在《知識界的沉默之夜》中所言,「以巨著《靈山》《一個人的聖經》蜚聲世界文壇的高行健,在自己的祖國被決絕地幽閉了。在中國官媒上,諾貝兒文學獎獎項也在2000年戛然而止。」
莫言得獎,我感到同樣的震撼,震撼於達於極點的衆聲喧譁,幾派人尖銳對立。(以發表於FT中文網的《知識界的沉默之夜》和《「諾貝兒獎」的中國事實》兩篇最具代表性。)
您已閱讀16%(292字),剩餘84%(14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