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

釣魚臺:中日四十而惑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亞洲項目經理王雅平:本期《卡內基中國透視》採訪了幾位專家,解讀此次釣魚臺風波背後的日本政治、對中日關係及中國戰略利益的影響。

中日在釣魚臺上的糾紛還在繼續發酵。這一糾紛不僅集歷史、民族情感與領土主權的敏感性於一身,而且不排除有突發轉成軍事摩擦的可能。本期《卡內基中國透視》採訪了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望月(Mike Mochizuki)、麻省理工大學教授理察•薩繆爾斯(Richard Samuels)和卡內基高級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三位東亞安全與日本問題專家,解讀了此次中日釣魚臺風波背後的日本政治、對中日關係及中國的戰略利益的影響。

「購島」背後的日本政治

日本野田政府稱日本政府「購島」是爲了避免中日關係出現更糟的情形——即由「對華強硬派」東京知事石原慎太郎購島。中國朝野上下卻並不買賬,認爲日本「購島」爲蓄謀已久、精心策劃,是野田與石原共同上演的一場政治秀。

您已閱讀8%(329字),剩餘92%(39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