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BAE系統公司(BAE Systems)與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擬議的380億歐元合併案引起了熱議,完全是因爲它涉及到防務領域。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空巴(Airbus)纔將是合併後企業裏最璀璨的寶石。40年來,空巴從無到有,發展成爲一家在商用飛機領域可與波音(Boeing)匹敵的企業。今年上半年EADS創下250億歐元收入,空巴佔到其中的三分之二,對全集團息稅前利潤的貢獻率也達到50%。空巴的訂單金額爲5000億歐元,淨現金爲100億歐元。一家在民用飛機領域蒸蒸日上的企業會是否願意與一家成長乏力的防務企業合併呢?
對空巴而言,併購帶來的明顯威脅在於將失去管理層對它的關注。有人批評空巴的財務表現一直沒能跟上其技術實力,這是合情合理的。該公司去年排除非常規項目後的營業利潤率爲3.3%,約爲波音的三分之一。空巴已因A380超大型客機拖延交付而付出了鉅額費用。但空巴希望克服這些障礙;EADS的目標是,到2015年整個集團的利潤率將達到10%。這需要管理層全力以赴才能實現。BAE調高了利潤率指引,預計其今年利潤率將介於8%至14%之間。但過去幾年,BAE一直在調低利潤率,美國國防支出大幅削減將讓未來幾年變得不確定。如果把EADS的軍事部門考慮在內,BAE的實力將會增強,但基本不會增加盈利動力。誠然,EADS還有擠出更多利潤的空間,因爲其旗下Cassidian部門的息稅前利潤率僅爲4%。不過,即使能夠成長,增幅都將是極其有限的。
2006年,BAE曾以不到30億歐元的價格出售了其持有的20%的空巴股權,爲其在美國的擴張提供資金支持。那次交易看來是個錯誤:EADS股價自那以來上漲了三分之一。BAE現在或許在空巴身上看到了更大的價值。如果併購成功,土魯斯(空巴總部)的人們必須報答這份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