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P

WPP的收購划算嗎?

Lex專欄:誰說現在沒有企業併購?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廣告代理商WPP就在21個國家進行了逾40宗收購。WPP集團的收購策略不僅可持續,可能還是必要的。

誰說現在沒有企業併購(M&A)?2012年上半年,WPP集團在21個國家進行了不下40次收購。近乎於每週兩次。蘇銘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爲此積攢的航空里程數肯定多得驚人。(事實上,許多收購案的盡職調查都是由部門及所在國家的主管完成的。)這可持續嗎?可以——或者說有必要。WPP上半年50億英鎊的營收中,約30%來自亞太和拉美等快速成長中的市場,還有同樣比例來自數字廣告。WPP想把這些比例提高至35%至40%。

這些收購中有許多隻涉及少數股權,因此投資者應該關注比較大型的收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後,在2009至2011年期間,WPP收購了56個企業的多數股權。花費總金額達8.7億美元;預計這些投資可在2012年貢獻約10億美元的年收入。這看來是一個合理的收購策略。但引人注目的收購,如數字廣告代理商AKQA(WPP在6月份以5.4億美元的企業價值(EV)購買了該企業,是該收購目標2012年預計年收入的兩倍多),如果不能達到預期業績指標,就較難證明其合理了。

如果WPP沒有收購AKQA這家符合其在數字廣告領域擴張戰略的企業,那麼它的對手,如Interpublic、Publicis或者Omnicom,就有可能這麼做。而投資者看來已被說服了。WPP的股票今年以來已提供了兩倍於富時(FTSE)媒體行業指數、4倍於大盤的總回報率。其股價預期本益比略低於11倍,稍低於Publicis。

您已閱讀83%(617字),剩餘17%(1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