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加轉軌」常常是經濟學家們口頭上描述中國經濟所處階段的熱門辭彙, 實際上這個詞已經給中國近三十年的商業和投資機會做了暗示,即由「新興加轉軌」而產生的「套利」機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最賺錢的生意是在計劃與市場雙軌制之間的「投機倒把」,九十年代發家致富的是靠國內外有巨大價格差距和配額限制的「外貿套利」,本世紀第一個十年裏的聚寶盆則是房地產和煤炭能源。儘管這兩個市場看似互不相關,但他們都是首次大規模作爲商品進入市場,且價格基本由市場決定, 在強大的外需和大量國際收支盈餘帶來的超額貨幣的支持下,這兩種積累了最高勢能且供給彈性較小的商品,在市場化開始後一下子獲得了巨大的能量釋放,可以看出,這兩個產業的商業模式依然是由非市場向市場轉軌中的套利。五年前開始火爆的PE、VC,其大部分基金在國內根本的商業模式還是上市和未上市之間的估值套利,當下準備推出的新三板,又提供了一個新的跨市場套利機會。
然而,根基於套利的商業模式終將迎來套利空間明顯縮小的一天。價格雙軌制並軌後,「投機倒把」不再是高利潤的模式;加入世貿後中國外貿大門敞開,令外貿也成了薄利行業;房地產和煤炭正在經歷上游成本抬高,下游需求因經濟環境和宏觀調控劇烈波動的轉折期,暴利期眼看就要結束;大量資本追逐上市前企業,國內創業板估值水準不斷下跌和海外市場對內資股的打壓已經使得上市和未上市之間的套利難度明顯上升,未來兩年很可能出現大量到期清算的私募股權基金收益率遠遠低於投資人預期收益水準的現象。
您已閱讀24%(623字),剩餘76%(19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