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

中國企業受供給過剩困擾

中國企業如今正在放緩生產,消化庫存。但這個過程會花多長時間?企業是否還需要通過降價達到消化庫存的目的?

倫敦奧運會(London Olympics)留給人們的記憶已經開始消散。而對中國運動用品製造商李寧(Li Ning)而言,這種記憶最好能停留得久一點。

如大量中國企業(從房地產開發商到汽車製造商)一樣,李寧積壓了大量未售產品。這些企業能否消化不斷增加的庫存,是擺在中國企業介面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也可以說是擺在整個中國經濟面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許多企業都處境艱難,但李寧至少從奧運會那裏獲得了一些及時的幫助——李寧贊助的運動員中,有性感的西班牙男籃隊員,還有中國羽毛球冠軍、「壞小子」林丹,他們在奧運會中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績。李寧當然希望品牌形象的提升現在能轉化爲更強勁的銷售表現。

您已閱讀18%(289字),剩餘82%(12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