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正在推出類似中國、但規模更小的刺激計劃。全球成長放緩使這個拉美最大經濟體遭受了沉重打擊。該國成長率已從兩年前的7.5%下滑至如今的2%以下。爲了防止形勢更加惡化,巴西總統迪爾瑪•羅賽芙(Dilma Rousseff)今年推出了多個刺激計劃。最新的是一個投資計劃,本週巴西公佈了其第一階段的投資規劃。投資規模將達到660億美元,並將賦予私人企業特許經營權,刺激公路和鐵路的修建。巴西國家開發銀行也將按照中國模式提供融資。
儘管巴西刺激計劃的規模與中國相去甚遠——中國政府2008年所推刺激計劃規模達到6300億美元,按比例相當於巴西的5倍——但巴西的基建需求更爲緊迫。因此,巴西不同於中國,建築工人不會造出多座「鬼城」,國家債務也不會大幅增加。這也是巴西政策組合的一次必要改變,該國以往對消費的重視超過投資。
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巴西都藉助了大宗商品繁榮的東風。這讓前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很輕鬆地搭了政治便車。但這也意味著,重要而棘手的投資與結構改革被擱置了。如今,輕鬆的日子已經結束了。眼下,巴西的大部分成長都集中在服務業領域。服務業佔到巴西經濟規模的60%,但生產效率極其低下。同時,來自外國的激烈競爭也擠壓了製造業的利潤率,導致企業降低了投資水準。隨著舊有模式的失靈,巴西不得不改弦更張。增加投資以打破運輸瓶頸並提高生產效率,便是一個明顯的選擇。
您已閱讀66%(611字),剩餘34%(3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