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64枚獎牌,包括29枚金牌,這樣的表現與前幾屆奧運會的主辦國如何對比?
無疑,近年對精英運動項目加大投資,是英國在本屆奧運會上取得驕人戰績的主要原因。但是,英國軍團的表現會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好一些,本來就在意料之中,這是由於已有大量研究文獻支持的「主辦國效應」,即奧運主辦國代表隊的表現會顯著好於其正常水準。
對於影響一國奧運表現的各種因素,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的丹尼爾•強森(Daniel Johnson)是進行了相關研究的經濟學家之一。他發現,主辦奧運會的效益並不是一次性的。他在研究後總結出兩種效應:一是造福於下一屆奧運會主辦國的「主辦前效應」,二是有利於上兩屆奧運會主辦國繼續超常發揮的一種「遺贈」或曰「主辦後效應」。
您已閱讀38%(340字),剩餘62%(5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