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市場的邊界

崛起的幻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國企不斷發作的腐敗窩案,讓人擔心國資最終流向不可知的權貴黑洞。如果經濟成長只施惠於小部分羣體,那麼成長註定無法持久。

中國經濟往哪裏去?國資論者的天然命門是國企的壟斷與低效,國企不斷發作的腐敗窩案,讓人擔心國資最終流向不可知的權貴黑洞。而支持民企的學者們同樣不利,難以抵擋源源不斷發作的民企造假、內幕交易案例。

國企低效、民企無信,成爲中國經濟的命門,也成爲兩派爭執不下的主因。如果國企繼續低效,民企繼續失信,崛起將是幻像。

最新的案例爲民企失信增加了一個註腳。中國知名企業家張志熔遭遇雙重困境。由於涉嫌在美國股市從事內幕交易,張志熔實際掌控的公司Well Advantage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7月27日,SEC發出指控,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佈併購尼克森,而Well Advantage在7月19日,購入尼克森公司83.1萬股。先前,Well Advantage的賬戶休眠超過6個月,沒有購買過尼克森股票的證券交易記錄。根據收購公告發出當日的收盤價,Well Advantage賬面獲利超過700萬美元。嚴厲的指控,效果立竿見影。張志熔擔任董事局主席的熔盛重工和恆盛地產兩家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跳水,截至8月1日,兩公司市值蒸發近38億港幣。

您已閱讀20%(472字),剩餘80%(18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