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2倫敦奧運

倫敦奧運會是職場人士的噩夢

FT專欄作家凱拉韋:當倫敦奧運會結束的時候,人們將會意識到,擁有一個可以自由出行的城市,並且能夠準時上班,纔是真正值得慶幸的事情。

我一直打算忽視如下事實,即現在許多運動員已經聚集在倫敦,準備參加一場體育盛事。我並不喜歡什麼跑、跳、扔、踢或擊之類的運動。我還記得小時候開運動會時,國會山莊(Parliament Hill)上紅色的砂礫跑道和似乎永遠跑不到頭的終點線的「恐怖」場景。我始終認爲,長大成人的好處之一就是,你再也不用去想著跑啊、跳馬啊之類的事情了。

直到現在我才發現,不去想奧運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奧運會已經「侵入」了我眼裏的一切,影響著我的行動,甚至喝水和洗頭的時候都有它的影子。有時候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我並不介意麪前的健怡可樂罐的一邊印有五環標誌,因爲我可以從另一邊喝,裏面的化學調製品依然爽口。奧運旗幟和彩旗我也可以不在意,實際上它們還很喜慶呢。

真正讓人難以釋懷的是,我竟然在一個旅遊「熱門景點」工作,而且從上週四開始,倫敦地鐵的客流量增加80萬人。騎自行車也好不到哪裏去:如果你不小心進入馬路上哪條該死的奧運專用道,就會被罰款130英鎊。而且你根本就無法去購物中心,因爲它不開門,這顯然是爲了緩解交通壓力。

您已閱讀30%(446字),剩餘70%(10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露西•凱拉韋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管理專欄作家。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她用幽默的語言調侃各種職場現象,併爲讀者出謀劃策。她的專欄每週一出版在英國《金融時報》。露西在2006年獲得英國出版業獎的「年度專欄作家」獎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