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股市

Lex專欄:與約翰•凱商榷

約翰•凱針對英國股市的報告,展現了一幅美麗(即便有些老氣)的願景。但是,只要挖得更深些,就會發現這一願景存在缺陷。

約翰•凱(John Kay)針對英國股市的報告,展現了一幅美麗(即便有些老氣)的願景:善於長期投資的有識之士與管理層合作,打造爲國家整體增添價值的企業。這有什麼不好的?

然而只要挖得更深些,就會發現這一願景(包含了對效率市場假說的攻擊)存在缺陷。報告想讓那些不滿的投資者與管理人員交涉,而非出售股票。然而對多數高階主管來說,股價的下跌遠比怒氣衝衝的電話更有說服力。該報告還呼籲停止季度報告制度,以此抑制短期交易。但阻止投資者們獲取資訊,只會妨礙他們在更知情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同時也放大了內幕交易的機遇。最後,該報告對股票投資抱有以英國爲中心的觀點——如果在倫敦經營業務對行業來說變得更不透明,成本更高,那麼投資者和股票發行人可以(也將會)把業務轉移到別處。

鼓勵投資者更多地參與公司事務並無不妥,而且現行制度也並不完美。報告提出的某些構想值得考慮,比如對公司董事長期表現的激勵應當採用股票形式,而且他們必須持有這些股票至退休;而報告呼籲全面披露基金管理成本的做法,也會讓投資者獲益。

您已閱讀68%(437字),剩餘32%(2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