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中寫道:「同業中人,會在一起,即令以娛樂消遣爲目的,言談之下,恐亦不免是對付公衆的陰謀,是抬高價格的策劃。想用某項能實施卻又不違反自由正義的法律,來阻止同業者不時的聚會,固屬難能,但立法使其便於集會,尤其是立法使其集會成爲必要,卻亦是錯誤的措施。」(郭大力、王亞南譯本——譯者注)
作爲一貫贊同競爭市場資本主義的少數評論人士之一,我必須問自己幾個問題。除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操縱案等醜聞之外,你還可舉出無數例子,來證明競爭市場資本主義存在弊端:比如銀行業的不自律行爲導致了大衰退;收入和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手中集中,普通民衆的生活水準難以維繫。然而,如果有誰指望我會吹響號角、呼籲擴大國有化和要求政府加強對經濟的控制,那他一定會失望。
競爭市場最大的好處是,它促進自由選擇。競爭市場還幫助促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財富增加。在最理想的情況下,競爭市場有促進公平的作用。這種公平並不是指結果的公平,甚至也不是指機會的公平,而是指:超額收入能因新參與者的加入而被抹平,社會存在階梯供有抱負者往上攀爬。有時人們稱這種公平爲「美國夢」,但這個夢並非美國人所獨有。人類設想過許多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作爲經濟體制而言它們迄今仍停留在藍圖階段——儘管工人合作社確實取得了一定成功。
您已閱讀34%(585字),剩餘66%(11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