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樓價最近超越97迴歸前夕的高點,香港已經成爲世界各主要城市中,住房壓力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人均國民產值只有紐約的一半,但香港的平均住房樓價卻是紐約的3.4倍。這亦是導致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問題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有房的人從房價賬面看極其富有,沒房的人極難有能力購房。香港的人均面積在全球的主要金融中心中也是較低的,這嚴重損害了人們的生活水準,長遠而言亦會削弱香港的城市競爭力。
新任特首梁振英贏得了特首選舉部分原因是因爲他承諾解決香港的貧富差距問題。梁作爲一名專業和有成就的土地測量師,社會對其通過增加土地供應來解決該問題有所期待。
住房問題對香港人造成極大的困擾,就此問題,社會上充斥著大量複雜而詳細的關於政府土地政策的分析。但如果人們尚記得政府是爲何以及爲誰而存在的,隨之而來的結論應該是顯而易見的。純粹從道德的角度來看,政府其中的一個重要責任是改善其公民的生活水準。但事實卻是,第一,許多香港的年輕人就因爲連一套狹小的單位都無法負擔,從而給他們結婚組建家庭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即使他們能夠買下一套單位,往往亦要用他們一輩子的積蓄來還房貸。 很多年輕人認爲,高房價也使他們沒有能力去追求其他的如創業之類的人生夢想;第二,香港的很多學校是沒有校園的。有一些幼稚園甚至位於地下或高層建築的一個小角落裏,因此孩子們很少有機會能看到陽光和綠茵,但這應該是小孩成長過程中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有些社會底層的長者們住在很小的籠屋裏,而每尺的租金卻甚至高於市場平均水準。
您已閱讀26%(631字),剩餘74%(18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