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剃刀邊緣

被故鄉喫掉的沈從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今年是沈從文誕辰110週年。他筆下那個想像出來的「湘西」,已經消失了,故鄉藉著他的大名荷包漸鼓,而他卻好像永遠失去了故鄉。

今年是沈從文先生誕辰110週年,他如果睜開眼就會發現,自己筆下那個想像出來的「湘西」,已經消失了,故鄉藉著他的大名荷包漸鼓,而他卻好像永遠失去了故鄉。

沈從文家人不願爲了紀念沈從文而毀掉鳳凰,但鳳凰已經被逐利的商業旅遊摧毀了。燈紅酒綠,喧囂浮躁。蹩腳的仿古建築破壞了小城的視線,人造的繁華遮蔽了歷史,僞民俗大放光明,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銅臭味的鬧市。那個「遺世獨立、生活太平、原始能量異常充沛」的「世外桃源」,已變得難以辨認。

對沈從文的再認識卻要開始了。最新出版的以沈從文長子沈龍朱口述爲主體的《沈從文家事》,將徹底改變人們的認知。

您已閱讀14%(265字),剩餘86%(16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