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特色的「非對稱降息」

中國農業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王靜文:中國央行本次降息令人意外,或是一次 「僞非對稱降息」;相比歐洲央行彈藥庫的匱乏,中國貨幣政策連續放鬆是可期的。

7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此外,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爲基準利率的0.7倍。

此次降息應該說讓市場頗感意外。一是因爲時機。距離6月8日那次3年多以來的首次降息尚不足一個月時間,而且又是選擇了在工作日(星期四)公佈訊息,這兩點都讓人意外。實際上,由於當前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偏緊,市場多認爲央行會在7月初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不是降息。二是因爲方式。上次雖然是對稱性降息,但由於伴隨著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擴大而形成了實際上的非對稱降息,而這次則直接進行了名義上的非對稱降息,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不同期限存貸款降息的幅度,就可以看到,這裏的非對稱降息實際上有很大的貓膩,至少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直截了當。從存款來看,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下調了25個基點,同以往沒有區別,而二年、三年和五年的定期存款則分別下調了35、40和35個基點,可以看出,期限長的存款下調幅度顯然更大,可以反映出鼓勵消費的政策意圖。而從貸款來看,除了一年期之外,其他各期限均等額下調了25個基點,也同以往沒有區別。而央行之所以對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幅度略大,主要因爲調完之後剛好是6%,應是出於整飭數字、便於計算的考慮,而沒有更強的對貸款優惠的意味。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實際上是一次「僞非對稱降息」。

您已閱讀38%(624字),剩餘62%(10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