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德國

德國不應承擔歐元區紓困成本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教授伍德:德國使用歐元獲得了好處,但也因此承擔了成本,正負抵消後的淨影響難以估算。所謂德國因獲益而必須承擔紓困成本的說法是錯誤的。

一直以來不斷有人要求德國必須出資紓困歐元區。但德國到底能擔得起多大規模的紓困?似乎並沒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不過,市場已對紓困可能給德國帶來的財政負擔表示了擔憂。德國國債收益率在紓困西班牙的訊息傳出後迅速走高,儘管有關方面當時還未宣佈紓困資金將由誰提供。(另外還需指出的是,不管西班牙首相怎麼說,此次紓困都是針對西班牙這個國家的紓困。你借款後轉貸給別人,並不改變你借款的事實。)

不過,一個更爲基本的問題是,德國提供多大規模的紓困纔是合理的?要求他們提供哪種形式的紓困纔是適當的?事實上,我們能夠得出的最靠譜答案是,德國不應提供任何紓困。

爲什麼是這樣?難道我們不該考慮使用歐元給德國出口帶來的促進作用嗎?畢竟,決定歐元幣值的不止是德國自己,也包括那些生產效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的成員國。這種機制人爲壓低了德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德國因使用歐元而形成的淨出口確實是個問題。

您已閱讀22%(381字),剩餘78%(13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