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元區

歐洲人應該向海外移民

FT專欄作家邰蒂:過去半個世紀,到海外謀生的大多是新興市場國家的人。如今形勢不同了,巴西人奧利維拉呼籲,西班牙和葡萄牙那麼多失業的人應該到巴西工作。

這些年在華盛頓提到「移民工人」一詞,人們通常想起的是墨西哥農場工人的形象。但上週在波士頓舉行的一個金融業領導人會議上,這個概念卻以異乎尋常的方式出現:這一次它和歐元區有關。

會議期間,在一次關於全球金融業未來的午餐討論會上,Brasil Investimentos and Negocios負責人保羅•德•蘇澤•奧利維拉(Paulo de Sousa Oliviera)發表講話,賣力宣傳巴西的金融中心地位。奧利維拉激情洋溢地闡述了波士頓、倫敦等金融中心和聖保羅合作的重要性。他引用了大量統計數據,向人們展示當今巴西經濟與西方相比是多麼富有活力。

隨著話題不可避免地轉移到最近的歐元區危機上,奧利維拉懇切地呼籲:「西班牙和葡萄牙失業率這麼高,應該把富餘勞動力送到這裏(巴西)工作,他們可以在巴西工作,把錢寄回(歐洲的)老家,工作上10年再回去!」他舉例說,當前巴西每年需要6萬名工程師,但巴西自己每年只能培養4萬名。因此,爲何不讓歐洲的工程師或者其他年輕大學畢業生前來巴西做移民工人呢?他解釋道:「我們每年還需要2萬名工程師!我們需要移民!」爲什麼不把拉丁美洲當作歐元區手頭拮据的家庭的匯款來源地呢?

您已閱讀30%(498字),剩餘70%(11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