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體檢

體檢並非多多益善

不加選擇的檢查會帶來許多壞處,不僅費時,費錢,還有可能出錯。而且,它產生的心理影響也是明顯的:你做得檢查越多,就會越擔心。

當有人因爲擔心自己的健康來找你的時候,如果你能猜出他們想讓你做什麼,這通常會很有用。他們往往希望你讓他們去做一項檢查,甚至是好幾項檢查。就「檢查」而言,人們很少指的是簡單的臨牀檢查:血糖水準,血氧飽和度和尿液試紙。它們帶給人的安全感似乎總也比不上拍X片、驗血、或是任何涉及同意書的檢查。儘管許多人痛恨醫院——這裏充滿了焦慮與緊張,或是太熱,或是過於忙亂——但有些人認爲,做X光檢查能令人放心。除了CT掃描,沒有什麼檢查能比拍X片更受歡迎。你幾乎可以想像,人們會想:「終於——有了答案!有了結果!」毋庸置疑,醫學檢查的潛在作用不可低估。一位背痛患者曾經問我,我們爲什麼總是儘量不讓病人做檢查。既然有這麼多可以做的檢查,爲什麼不去做一些呢?

說起對於檢查的重視程度,沒有哪個國家的醫療體系能夠與美國相比(因爲美國是世界上最好爭論的國家)。但最近,美國內科醫師學會基金會(ABIM Foundation)列出了其認爲沒有必要進行的45項檢查項目。該基金會明確指出:除非病人胸痛或存在引發心臟病的重大風險因素,否則不應爲病人做心電圖;不應爲背部明顯疼痛的患者做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或CT掃描;不應對無併發症的頭痛患者或是發生昏厥的患者進行CT掃描;並非所有患者在手術前都需要做胸透檢查。

所有這些要求都已在英國的醫療實踐中得到了體現,但看到如此明確地列出不應檢查的項目清單,人們還是會感到奇怪,並立刻認爲這有違常理。人們不禁要問,爲什麼不應做這些檢查呢?45項檢查想必會發現45個醫學上可以處理並解決的問題吧?

您已閱讀50%(647字),剩餘50%(6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