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養老金

養老金入市是制度建設

編者按:養老金入市作爲「郭樹清新政」之一,備受關注。FT中文網先前已經刊發系列專題,我們認爲引入各方意見有助於廓清諸多概念及誤區。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指出,養老金入市是一整套制度建設。

編者按: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履新已過200天,養老金入市作爲其「新政」之一,備受關注,指爲救市有之,稱爲摸底有之。FT中文網先前已經刊發系列文章,今後繼續推出專題討論。我們認爲引入各方意見、不同角度的分析,有助於廓清諸多概念及誤區。

先前,FT中文網曾經刊出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關於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思考(《中國經濟的圍城與穿越》),引發外界諸多討論;本次,他將與讀者進一步分享他關於養老金入市的看法。他強調養老金入市涉及一整套制度建設,也許投資需要擇時,但制度建設不能再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推出了「401K」計劃。對於這一計劃,我曾有切身的感受,當初我到華爾街上班的時候,第一天填了一堆表,自己都沒有太搞清楚,每個月工資的1/3就進去了。

您已閱讀19%(327字),剩餘81%(14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