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南海

中國會掉入「戰略陷阱」嗎?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彭念:印度學者高希認爲中國改變「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會陷入美國鋪設的戰略陷阱,這是個僞命題,現狀只是亞洲戰略格局產生的必然結果。

近日,筆者在印度知名智庫《印度觀察家基金會》(Obsrever Research Foundation in India,簡稱「ORF」)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爲《中國的自信正在將中國拽入戰略陷阱?》。文章作者、印度觀察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P•K•高希(P•K•Ghosh)分析了中國在中日釣魚臺之爭、中美海上對峙,以及近期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中的「強硬」態度,並認爲,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再考慮到中國曾遭受外國列強入侵的恥辱經歷,中國自2008年起就已經開始逐步改變以往的「韜光養晦」的保守外交策略,轉而採取了富有侵略性的外交策略。然而這種侵略性的外交策略將使中國的亞洲鄰國產生不安全感,並疏遠同中國的關係,轉而投向美國的懷抱,從而使中國掉入無法取勝的由美國鋪設的戰略陷阱。

應該說,P•K•高希的觀點也代表了中國國內一些學者的看法。然而筆者認爲,這一觀點將中國的外交戰略簡單化,也將中國與其亞洲鄰國的關係單線化(即不是偏向中國就是偏向美國),並且「戰略陷阱」本身就是個僞命題,因此,這一觀點仍有待商榷。

依P•K•高希所言,中國如果採取富有侵略性的外交政策,中國與其亞洲鄰國的關係將疏遠,並將使得這些鄰國偏向美國。那是不是中國採取「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就能確保中國不掉入戰略陷阱呢?

您已閱讀27%(543字),剩餘73%(14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