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已當選法國總統,他的競選承諾是,全面緊縮並非唯一選擇,還有其它路可走。他的話令人寬慰,且與現任總統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形成鮮明反差。薩科吉曾承諾,法國將作出痛苦的選擇,但回報將是就業、成長以及更加光明的未來。兩人都沒有說錯。
作爲近20年來首名社會黨總統,歐蘭德上任之時,法國乃至整個歐洲都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儘管已連續數年勒緊腰帶,但歐洲的經濟成長仍陷於停滯,數以百萬計的人仍找不到工作。法國的失業率高達10%,競爭力不斷下滑,勞動力成本「躋身」於經合組織(OECD)中最高的幾個國家之列。法國擁有預算赤字已接近40年,今年該國失去了AAA信用評級。
這一切是歐蘭德面對的嚴峻現實。他的主張是對的:若沒有促進成長的措施,那麼要求削減預算和限制支出的歐洲財政協定,就有使歐洲陷入螺旋式下滑的風險。德國不可能同意重啓有關財政條約的談判,但該國能夠通過促進國內消費或者達成新的歐洲成長協定,來幫助外圍經濟體復甦。
您已閱讀34%(445字),剩餘66%(8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