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阿根廷

小心阿根廷石油政治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納伊姆:鑑於阿根廷在國有化方面的一貫表現,外界普遍懷疑其政府能否經營好YPF。費爾南德斯總統所倡導的民粹主義有著失敗的傳統,但選民依然受到引誘。

阿根廷總統怒斥雷普索爾(Repsol)公司「奉行的政策既不是生產,也是勘探,而是掠奪。它們奉行的是商業政策,而不是資源政策,幾乎使這個國家無以爲繼」。這就是克莉絲蒂娜•費爾南德斯(Cristina Fernández)近期宣佈將YPF國有化時所持的尖刻立場。YPF是阿根廷最大的石油集團。

阿根廷政府幾年前推行私有化,如今反其道而行,此舉引起了爭議,其背後當然有很多錯綜複雜的理由。但客觀的觀察人士會同意一點:此舉既算不上總體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也不是資源國家主義的表現,甚至也不是其他任何一項隸屬於某個重大計劃的、經過精心策劃的舉措。相反,任人唯親、寡頭之間的不和、政治上的權宜之計、民粹主義,以及想要取悅對20世紀90年代私有化懷著不滿情緒的民衆,所有這些纔是促成阿根廷政府作出國有化決策的因素。

考慮到阿根廷歷來在國有化方面的表現,人們普遍懷疑阿根廷政府能否有效地經營YPF。過去十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自來水公司、國營的阿根廷航空公司(Aerolíneas Argentinas)以及幾家電力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都被私有化,後來又被以政治理由收歸國有,這些理由和接管YPF的藉口類似。

您已閱讀32%(492字),剩餘68%(10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