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邊界

從吳英案談中國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建立有效的市場體制、產權保護制度和金融風控體制,是解決未來吳英案的抓手。如果體制內外形成改革合力,則暴力悲劇可免,改良成功有望。

中國改革進程沒有停滯。

到目前爲止,吳英案的結果是改革派的重要勝利,雖然這一勝利並不完全——中國的民間金融並沒有隨著吳英案的判斷了局,吳英案背後種種仍存疑團,吳家人士所追究的資產低價拍賣未得到解決。另一方面,認爲吳英案確實存在龐氏騙局的人士,仍未被說服,爭論還將持續。

幸運的是,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覈准吳英死刑,將案件發回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這讓吳英案的和平討論有了空間,我們不必在血色蒼茫的祭臺上,爭論金融技術問題。改革是合力推進的結果,只要方向正確,只要由法律主導,不必排除各派力量的介入,一個典型性事件體現的永遠是羣體性意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羣體性生態。

您已閱讀14%(288字),剩餘86%(18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