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地方經濟不能只還債不發展

中國安邦:評價中國的地方債務對地方政府和地方經濟的影響,顯然不能只看償債能力,不能只談還債,而不談發展。

在中國經濟成長顯著放緩的背景下,以地方平臺債爲代表的地方債務問題是否會惡化?地方債務問題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令監管層和投資者關注。

根據中國國家審計署2011年6月27日發佈的審計報告,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爲人民幣10.7兆,其中的8.5兆是銀行貸款,佔了近80%。由於地方性政府建設性債務暴漲出現在2008年下半年之後,以2至5年的平臺平均還款期計算,真正的還債高峯出現在2011至2013年。

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只是政府債務的一部分。目前,中國中央財政發行的國債餘額大概爲6.8兆,兩者相加爲17.5兆,這是目前中國總體的政府性債務,17.5兆大約佔中國2011年GDP的43%左右。有看法認爲,以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並不嚴重,比如日本目前政府性債務佔GDP比重達到180%,德國的政府性債務佔GDP比重也達到83.2%,與之相比,中國的政府債務可說是非常安全。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兩會」上就曾表示,目前中國政府性債務水準是可控的、安全的。

您已閱讀30%(438字),剩餘70%(10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