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政府

Purge drama reveals party is far from monolithic
中國體制內並非鐵板一塊


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圍繞重慶發生的一系列戲劇性事件表明,中共黨內既有派系鬥爭,也有觸及其核心的意識形態之爭,中共思想體系的核心有鬆動空間。

The irony of the purging of Bo Xilai, the brash and charismatic Communist party chief of Chongqing, is that he may have been the most popular politician in China. When asked last year what they thought of Mr Bo, a group of middle-aged women from a housing estate in the central Chinese city emphatically thrust their thumbs up in unison. “Bo Xilai is great,” they said. “We love Bo Xilai.”

爲人自負卻頗富個人魅力的中國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免職。這件事的諷刺之處在於,在它發生之前,薄熙來或許是中國人氣最高的官員。去年,重慶市一個居民小區裏的一羣中年婦女在被問到如何看待薄熙來時,齊齊翹起了大拇指。「薄熙來很棒,」她們說,「我們都愛薄熙來。」

您已閱讀10%(514字),剩餘90%(46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