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改委確定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外界認爲,這是中國在做絕對碳減排的準備工作。在近幾年,北京、上海和天津相繼成立了有關交易中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爲上述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俗語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們就試點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CO2減排規劃要儘早明確排放轉折點
按照目前的碳排放速度,不加制約的話,到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將可能佔世界總排放的25-30%。目前中國大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已超過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在中國的許多城市和省級碳排放規劃中,很少做出有轉折點的CO2減排路線圖。城市和省級的長期(2030,2050)規劃中,能源消費和CO2排放仍是上升趨勢,支撐工業、製造業等高能耗產業的發展。這種指導方針,仍是把經濟發展與能源和碳排放掛鉤,而不是脫鉤。這種規劃會固化高能耗的發展模式、方式和經濟結構,產生對高碳排放發展路徑的依賴,使今後的任何改變都要付出更高成本。因此在城市和省級CO2減排規劃中,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要有較長的時間段(2050,至少到2030),並標示出CO2排放上升階段、排放頂峯和下降階段。排放的倒「U」曲線的頂峯應儘早出現。譬如,城市減排規劃應在2020與2025之間出現頂峯,而省級減排規劃應在 2025與2030之間,甚至更早的時間段出現頂峯,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的挑戰。減排頂峯期出現越遲,以後付出的成本越大。這樣的減排規劃使總量控制目標趨嚴,也符合投資者的預期,即碳交易市場的價格走勢趨高,從而鼓勵減排。當總量控制目標爲絕對量減排(頂峯以後),成熟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就能充分發揮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