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收到了尤利婭(Yulia)發來的一條熱情洋溢的簡訊息。尤利婭20多歲,是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的公關經理。她在簡訊裏說:「科斯佳,這兒正在搞一個熱鬧的集會!」她與其他人手挽手,以一種象徵姿態環繞在莫斯科市中心。可象徵着什麼呢?
追蹤社會潮流的民調機構Sreda對抗議者的價值觀進行了抽樣調查。在受訪者最爲看重的東西中,處於前三位的是家庭、自由和公正。正因爲如此,莫斯科的反對派集會纔會展現出一種不同尋常的友善氣氛和同志情誼。我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是在1990-91年間的反共產主義和平抗議活動中。與其說這是一場政治運動,不如說是一場廣泛的公民運動,美國學者萊昂•阿倫(Leon Aron)曾把它與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相提並論,一點不錯。
對所有擔心俄羅斯會陷入混亂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樂觀的跡象。我從不認爲俄羅斯會出現利比亞或是敘利亞那樣的局面。我的祖國並不像阿拉伯世界那樣,因嚴重的宗教和部落矛盾而承受痛苦。在這片土地上也沒有數千萬心灰意冷的失業青年,爲了改善自身命運可以隨時採取任何行動。不僅如此,在俄羅斯,我們沒有忘記(即便只是潛意識裏記得)20世紀的慘痛教訓:政治敵對雙方對於暴力都有一種出於本能的恐懼。當局在與反對派力量打交道時,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剋制。再對照一下鄰國白俄羅斯的情況:該國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幾乎是通過「剷除」的方式消滅了政治異見。
您已閱讀34%(603字),剩餘66%(11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