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星期一/晴
上午,中國人大開幕。路上塞車,趕到人民大會堂東門時,溫家寶總理剛開始宣讀施政報告。匆匆入場。一位男電視主持人正在天安門廣場上一巨幅宣傳熒屏旁錄像。他對著鏡頭說:"剛聽完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大代表,正走出人民大會堂。他們羣情激昂,信心滿懷 ...... " 聽之愕然,彷彿時光倒流。以前我做過電視,知道他正在現場錄製LINK,用於剪輯。但不知這位記者「羣情激昂,信心滿懷」的預言從何而來?! 這幾年,國內媒體時常批評人大代表官本位,不代表民意,素質低,「雷人」輩出。但我們做記者的,是否也當自律?
人民大會堂內,溫總理正宣讀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相比,代表們的掌聲似乎吝嗇了些。中國的官員發言,習慣上在關鍵處提高聲調,聽者也會合作,多報以掌聲。施政報告,長達兩小時。在場內,聽掌聲。掌聲不少,但並不很熱烈,更多出於禮貌。「雷鳴般掌聲」的時代已經過去。近年來,一些人大代表的問政意識增強,不滿足當花瓶和只投贊成票。加之今年是本屆人大最後一次年會,不少代表任期將到,想必會抓住最後一次問政責詢機會。
您已閱讀54%(460字),剩餘46%(3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