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

Lex專欄:股民愛渣打的理由

渣打不僅選對了市場——亞洲,還把開支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只要中國和整個亞太能夠像人們預期的那樣應對經濟放緩,投資者就不會掩飾對這家銀行的喜愛。

是靠亞洲,不是嗎?這樣說太簡單了,但的確概括了總部設在倫敦的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成爲市場寵兒的主要原因所在。另外一個原因同樣重要:該行總體上運行良好。

去年該行五分之三的收入和利潤來自亞太地區,在另外的五分之二中,不到四分之一來自當前的銀行業「災區」,也就是英國、歐洲和美國。就管理評估而言,比起長期以來對重點市場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該行也把開支控制在了合理範圍內。與總部同樣在英國、同樣專注於亞洲的競爭對手滙豐(HSBC)一樣,渣打的經營成本成長了近10%,主要是亞洲人力成本成長所致,不同的是,渣打的營收成長至少與成本成長保持了同步。

渣打行政總裁冼博德(Peter Sands)認爲,人力成本(主要用於留住老員工)的成長將會略微放緩。這一假設的前提是,南韓式的麻煩不會重演——在當地發生的一起員工抗議事件讓渣打花費了2.06億美元。不過渣打仍將竭力減輕人力成本壓力:該行目前有8.7萬名員工,今年預計將增加大約2%的人手,與2011年的增幅相當。2010年員工總數增加近10%,是去年成本成長的一大原因。

您已閱讀64%(466字),剩餘36%(2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