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

FT社評:共和黨自鑿其船

美國共和黨的這場黨內初選比大多數選舉都更一地雞毛,更對人不對事。要想在11月大選到來之前修復已然造成的破壞,恐怕已爲時太晚了。

大型政黨總會時不時地遭遇兩敗俱傷的內鬥。這種情況在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時代的美國民主黨身上發生過,也在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時期的英國工黨身上發生過。今天,美國共和黨在一場總統候選人的提名角逐中,正在自我流放。這場黨內初選比大多數選舉都更一地雞毛,更對人不對事。要想在11月大選到來之前修復已然造成的破壞,恐怕已爲時太晚了。

儘管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本週二晚間在他的大本營密西根州(Michigan)以微弱的優勢險勝,但他貌似已經成了一件殘次品。樂觀的共和黨人指出,2008年民主黨初選時,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和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之間也進行過激烈的爭鬥。儘管存在分歧,但歐巴馬還是統一了民主黨,並最終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之後他又邀請希拉里擔任他的國務卿。只是持這種樂觀態度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人們能想像「羅姆尼總統」邀請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或裏克•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擔任要職嗎?他們恐怕會自相殘殺,而不是組成一個「政敵團隊」。一個類似的案例是曾經的共和黨候選人巴里•戈德華特(Barry Goldwater),他主張的「捍衛自由的極端主義」,導致該黨在1964年遭遇慘敗。那是共和黨最慘重的失敗之一。戈德華特在獲得提名前,曾與溫和的共和黨「洛克菲勒派」(Rockefeller wing)進行了慘烈競爭。他攻擊後者只是「人云亦云」,根本拿不出一個真正的「選項」。另一個類似的事件是隆納•雷根在1976年對時任總統傑拉德•福特(Gerald Ford)發起的有力挑戰,在那以後福特再也沒能東山再起。

您已閱讀66%(731字),剩餘34%(3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