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

沃爾瑪在華經營的挑戰

儘管在掌控生產流程方面得心應手,但沃爾瑪發現,在中國向消費者出售商品要棘手得多,它必須擴大規模,同時增加門店的本土特色。

從某種意義上說,沃爾瑪(Walmart)在中國已大獲成功:中國的工廠支撐起了其低成本的全球供應鏈。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這家全球銷售額最高的零售商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裏遇上了對手。與掌控生產流程時的得心應手不同,沃爾瑪發現其在華經營的另一個方面——向消費者出售商品——要棘手得多。

據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估計,儘管每年新開數十家門店,沃爾瑪在中國超市銷售總額中所佔的份額卻下滑到了5.5%左右。去年10月,沃爾瑪幾家門店的管理者因涉嫌用普通豬肉冒充綠色豬肉而被警方拘留,過去一年,已有4名中國區高階主管離開,這讓沃爾瑪的名聲受到了損害。

上週,沃爾瑪任命高福瀾(Greg Foran)爲中國區執行長。高福瀾雖然沒有在中國工作過,但他在零售業已有30年的從業經驗,被視爲能有力操控在華業務的人物。

您已閱讀21%(372字),剩餘79%(14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