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

Lex專欄:郵輪失事引發的問號

「歌詩達協和號」在義大利海岸失事。可怕的死難事例,以及船上乘客和船員的混亂逃生經歷,似乎表明這種水上大型度假村的所謂「規模經濟」是伴隨巨大風險的。

「歌詩達協和號」 (Costa Concordia)郵輪在義大利西海岸失事,不太可能引發人們反思行業模式,即訂造越來越大、越來越豪華的船舶,承運越來越多的乘客。然而,可怕的死難事例,以及船上4000多名乘客和船員的混亂逃生經歷,似乎表明這種水上大型度假村受到吹捧的「規模經濟」是伴隨巨大風險的。此次郵輪失事並不代表所有郵輪都更危險了;它對郵輪旅遊業務的影響,也不會像協和(Concorde)超音速客機失事那樣,重創一項高階旅遊業務。但遊客們總是很容易受驚嚇。短期內訂單可能減少,令這一郵輪營運商在倫敦和紐約上市的母公司嘉年華公司(Carnival Corporation),及其競爭對手,在恰逢旅遊預訂高峯季節的時候遭到衝擊。

沒有了來自旅遊預訂的現金流,也沒有了人頭濟濟的碼頭泊位,郵輪營運商將掙扎於支付其飆升的固定成本,並維持資本開支。嘉年華公司在整個金融危機期間頗具韌性。但在最近一輪經濟下滑期間,它與依賴消費者自由支配支出的其他企業一樣面臨壓力。截止去年11月的全年業績已相當說明問題:營收上升9%,至158億美元,但淨利潤下降3%,至19億美元。燃料成本飆升了35%,是其薪資成本上升步伐的5倍。

然而,挑戰並不僅限於運營方面:嘉年華公司與其同行一樣,寄希望於歐洲乘客人數的成長,這部分遊客佔其總營收的40%左右。如今,隨著歐洲麻煩重重,嘉年華的郵輪又在自家門口翻船,這一希望可能會落空。嘉年華的股價同比下降了28%,落後於標普500消費者自由支配支出板塊指數已有整整五年。但其13倍於今年預期盈利的股票價格,仍未完全計入這家郵輪營運商未來會在陸地上面臨的風險。

您已閱讀95%(684字),剩餘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